2024年婆罗洲文化节之华族文化风采,由基金组呈献的武术将于8月14日晚7时30分假诗巫广场-民俗文化馆进行。当晚活动主宾为本会名誉顾问县议员刘恭福。
武术
武术,又称搏击术、格斗术,是指以肢体或冷兵器、武器互相竞技的技术,属中华文化之一。前者的内容是以锻炼身体各部位去攻击对手,分为踢打拿摔四大类;后者则是以刀、枪、棍、剑、鞭、镖、锤、矛、钯、弓等冷兵器为主。武术虽是互相格斗的技术,但其除可用于格斗之外,也具有健身、护体等作用。中国武术具有少林拳、八卦拳、太极拳、咏春拳等。现代社会中,武术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吸引许多人的关注与喜爱。
流派
中国武术的门类繁多,可以按地域、传承与起源、技巧(套路)特点等方式进行分类与命名。早期多把武术分为南、北两派,或者分为内、外两家,内家以太极、形意、八卦三门为代表,外家统称少林,分南北两大流派。武术流派(或称“武术门派”),汉语语境主要按传承起源进行分类的总称,简称“门派”、“流派”。中华武术五大流派为崆峒、武当、少林、峨眉、昆仑。
文化
武术文化概念之一为本体的文化特征,即对其他文化范畴的影响或诠释。武术本身的构成和发展,具有丰富的文化含义。拳术是武术的基础,《诗经》里有“无拳无勇,职为乱阶”,说明当时已有拳术了。器械与拳术同步发展,从文化角度看,器械还更进步些,典型的代表就是射艺与剑技。剑技比射艺包蕴了更深厚的武术文化内涵。早在先秦时代,剑就超出了一般兵器的价值,担负了时代的民族的深厚文化内涵,这种负载有越来越丰厚之势,这是武术文化在民族文化系统中的地位特殊性和重要性的表现之一。
作用
1.通过学习武术,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信心等。
2.武术也是一种良好的文化交流方式,可以促进不同、地区、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及友谊。
3.从古至今,武术负载着军事、祭祀、娱乐、防身、健身等功能,而在这些功能之于武术,只是其外显价值;武术教育的本质归根结底还是人力量的内化。作为一种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浸染而来的教化工具,武术的价值取向不仅在于教授一种人体攻防技术或增强健康体魄;更在于身心全面发展,成就健全的人格。
意义
基此,可知武术除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成分之一外,也具丰富的哲学思想、文化内涵及强身健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