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巫华团活动幻灯片

砂拉越河间詹氏公会于6月17日(星期六)移交该会的《闽清詹氏族谱》给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收藏。

詹友华:加強合作传承文化

砂拉越河间詹氏公会会长詹友华希望通过《闽清詹氏族谱》的,能加强该会与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的未来合作,共同推动华人文化事业的传承与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遗产。

“族谱是家族的根基,是身份认同的重要来源,它记录我们的起源、血脉和家族的发展历程历程。”

詹友华说,《闽清氏族谱》承载的不仅是一家人的记忆,更是一个家族凝聚力的象征,见证先辈们的智慧和辛勤劳动结晶,记录家族的兴衰与传承。

他在理事和青年团及妇女组陪同下,将砂拉越河间詹氏公会《闽清詹氏族谱》移交给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他希望詹氏族谱在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的呵护下能继续绽放光彩,让更多人了解詹氏家族历史。

“每一个家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族谱和故事,让我们将这些宝贵的记忆传承下去,让后代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世和文化根源。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共同肩负起保护和传承这份宝贵文化遗产的使命。”

承诺继承先辈遗志

詹友华称,通过砂拉越河间詹氏公会《闽清詹氏族谱》的移交,除向先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也承诺将他们的遗志继承下去,为家族的荣耀而努力。同时,感谢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对该会的认可和信任,让该会有机会将珍贵的《闽清詹氏族谱》在协会里找到安全的归属。

“我们对文协的工作充满信心,相信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将妥善保存族谱,并将它展示给更多的人。我也呼吁更多人加入行列,共同传承、弘扬华族文化,为我们的家族和社区带来更多的荣耀和骄傲。”

詹友华也个人赞助1000令吉给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以实际行动支持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的事业和努力,为保留与传承华族文化出一分力。

蔡雄基:鼓励学者书写砂华人史,让后代了解先贤奉献

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名誉会长本固鲁蔡雄基鼓励本土学者加入该协会,一起书写属于砂拉越华人的历史及先贤在本地发展史上付出的心血,让后辈为先贤、先辈的奉献感到骄傲。

他说,从历史记载看来,砂拉越有今天的繁荣发展,一些小地方的开垦与开拓,华人先辈扮演著其中举足轻重的角色。而该协会扮演保全先贤南迁,在各地开垦的历史记载的角色,以让后代更为了解先贤的事迹、对砂拉越发展上做出的贡献和付出。

“我们的先贤都是从中国南迁到砂拉越,为此,希望能收集更多华人先贤们白手起家,两手空空开垦、开荒、打拼的历史与过程。”

田野调查口诉历史

蔡雄基称,若没有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记载,寻找历史文物,口述记录,先贤先辈所下的痕迹将无法被保存,后辈就无法了解先贤先辈打拼的过程、付出与贡献。

他透露,文协经常展开田野调查工作,因起步比较慢,早期南来的先辈先贤离开后就没留下文献。如今仅能从墓碑入手和研究,再从各方口述历史,凭著乡下、小镇长辈们的记忆将历史和文化保留下来。

“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收藏及收藏的历史文献、资料数量逐年增加,需要更多的存放空间保存,为将来研究工作的需要做准备。我们是个民间团体,会长刘伯举挑重任,在他的支持和领导下,我们的会所进行扩建。”

蔡雄基称,除了西马,也有许多来自台湾、中国的学者到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查找资料,也有教授推荐学生到该协会查找资料研究华人历史,撰写毕业论文。

“我们也鼓励各地华人社团、姓氏公会将手上的文献,族谱,长辈留下的书籍或文献捐献给我们,以供学术研究用途,也让后代子孙更了解家族的根。”

江宗渺:保存文化文献,文协靠热心人士支持

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财政江宗渺称,该协会保护华族文化、文献、资料收集方面,需要社会热心人士的协助,尤为在经济上给予支持,方能更完善的保全和传承给后代。

他说,船过水无痕,华族从中国南来生存了百多年,先贤们艰辛奋斗的努力和精神、文化若不被传承和保留,整个历史很可能被遗忘。华族的一切,最后可能成为过去。

“我们感谢一路来支持和赞助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的个体、单位与组织,一起积极的推动、保留和传承珍贵的华族文化。”

江宗渺指出,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是唯一纯粹、少数的民间保全砂拉越华族文化的仓库。未来,华人的所有历史足迹和文献都可以在该协会找到。然而,认真注意到文化的人并不多。

他强调,华族在马来西亚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历届会长、名誉会长都非常重视维护、传承及保全华族文化的事业。

“我们感谢砂拉越河间詹氏公会愿意将《闽清詹氏族谱》捐献给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让华族在砂拉越这地方生活的记录能得到保全,在整个发展史中,使我们收集的文献和资料更为丰富。”

吁年轻人加入文协

江宗渺欣赏及赞扬砂拉越河间詹氏公会的领导层年轻化,对文化保存的支持,给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带来极大的鼓舞。

他说,社团或组织除过去和现在的发展,更需要未来的传承。虽然诗巫只有6名理事在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领导层,但文协属下有不同的小组需要组员加入。

“我希望更多公会领导层参与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的活动,将协会年轻化,在传承上做得更好,因为大家都是文化的守护者。”

蔡增聪:拥1956年出版刘氏族谱,欢迎公会捐赠族谱收藏

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执行主任蔡增聪透露,在1956年出版的《彭城刘氏迁殖诗巫族谱》为该协会族谱收藏中,历史最悠久、“最年长”的族谱。

“这本族谱不仅是族谱,也收集许多福州人迁移的材料,是一本综合性的刊物。过去几年,彭城刘氏公会重新整理后再印刷出版。”

蔡增聪称,协会也收集和收藏部分手写的小本族谱。

他说,公会族谱和会馆特刊是协会一个收集项目,也鼓励公会组织将族谱和特刊捐赠给协会。

蔡增聪透露,砂拉越各地会馆、公会、组织凡出版族谱,都会请对方贈予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供收藏。

“我们收集到的砂拉越华族族谱有一定数量,随著各种类文化文献、资料的增加,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会所需要扩建。我们需要更多空间,更好规划收藏类别。”

蔡增聪称,犹他家谱学会是全世界家谱探索和收集最齐全的组织,包括中文族谱,甚至把族谱数码化。该学会过去也曾到访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

“族谱主要是关于先贤先辈们南来的足迹,我们尝试收集国外,如中国的族谱但不容易。截至目前为止,到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参考族谱的人不多,有的话则多为外地人。”


砂拉越河间詹氏公会会长詹友华(右七)将《闽清詹氏族谱》移交給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财政江宗渺(左七)。左起为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执行主任蔡增聪、砂拉越河间詹氏公会副会长詹友芳、妇女組主任詹淑芬、副会长詹世坤、秘书长詹和亿及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名誉会长蔡雄基;右起为砂拉越河间詹氏公会座办李柃霖、教育組主任詹雪梅、财政詹保晶、总务詹有垦、副会长拿督詹庆华及荣誉会长詹知运。


蔡雄基(左五)代表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赠送该会出版的《文海》和刊物予砂拉越河间詹氏公会,由詹友华(中)接受。


詹友华(中)赞助一千令吉给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由蔡雄基(左三)接收。


展示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所收藏的“最年长”族谱,即于1956年出版的《彭城刘氏迁殖诗巫族谱》。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