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华国民教育推广协会主办,台湾客家委员会与侨委会指导,真平语文协办,诗巫客家公会参与的“客家文化创新与语言传承”国际交流会于1月6日(星期一)晚上7点30分在诗巫客家公会会所举行。
“客家文化创新与语言传承”国际交流会是为配合砂拉越客家公会联合会活动,由中华国民教育推广协会主办,台湾客家委员会与侨委会指导,真平语文协办的国际交流会活动,诗巫客家公会是其中参与的客家公会之一。
交流会是全砂走透透,邀请全砂客家公会参与,包括沙巴客家公会、林梦客家公会、峇南客家公会、美里客家公会、石山客家公会、民都鲁客家公会、诗巫客家公会、斯里阿曼客家公会、英吉利里客家公会、客属公会等,让台湾与砂拉越在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此次国际交流会是来自台湾与马来西亚客家文化领域的众多代表,展示两地在语言推广、文化创新和教育传承上的经验与成果。
分享台湾客语教材编写经验
台湾代表团包括退休校长陈志宁、客语教师林彦妗、客委会咨询委员吴权芸等多位客家文化领域的杰出代表。他们分享了台湾在客语教材编写和推广中的成功经验。
为推广与传承本土语言文化,林彦妗与陈志宁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热忱,在客语及闽南语的教育与传播领域中展现卓越的成就。
林彦妗现任客家委员会咨询委员,同时担任国立暨南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客语教师及南投县政府文化局客语讲师。作为客语认证初级与中高级阅卷委员,她为语言评测与推广制定了重要标准。此外,她曾荣获客家委员会颁发的客家三等贡献奖章,以表彰她在客语推广方面的非凡成就。
她亦是教材编撰的中坚力量,担任台中科技大学客家文化与社会企业课程讲师,并参与编辑《客语情境式演讲—实战手册》(客语版)。此外,她是真平出版社出版的国中客语文教材及拼音教材(四县腔)的编委成员,为客语教育提供丰富而系统的学习资源。
示范制作蓝杉娃娃吊饰
在与诗巫客家公会的交流会上,她也示范客家蓝杉娃娃吊饰制作教学,与该会的诗巫客家公会理事、青年团团委和妇女组组委也参与其中学习该客家手作艺术。
陈志宁曾任屏东县万峦国小校长,在任期间推行“沉浸式教学”,将多科教材翻译为客语,为学生创造全方位的语言学习环境。他在2019年荣获教育部“本土语言杰出贡献奖”,以表彰其在本土语言教育上的创新与努力。
退休后,陈校长继续活跃于语言传播领域,现为“讲客广播电台”节目《与宁学客语、与宁客话幸福》的主持人,致力于推广客语文化。此外,他通过了闽南语认证中高级考试,并担任认证出题及阅卷委员,以推动闽南语的规范化和传播。
林彦妗与陈志宁在本土语言推广方面的努力,不仅保留了台湾多元文化的宝贵遗产,也为年轻一代提供了学习母语的优质资源。他们的付出为本土语言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现了文化传承的深厚使命感与无限可能。
梁庆铭:希望客家文化成为全球化的优质文化标杆
诗巫客家公会副会长梁庆铭希望通过语言与文化的交流创新,让客家文化不仅是区域性文化,更应成为全球化的优质文化标杆。
“参与各方一致认为,客家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教育与政策的支持,更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激发新的活力与视野。”
他在“客家文化创新与语言传承”国际交流会上表达对台湾与砂拉越两地客家文化合作的期待此次交流会不仅加强两地客家人的联系,也为未来的双边交流项目奠定基础。
梁庆铭希望两地未来可以开启交换生计划,开通两地客家子弟相互交流交换的平台,更有效做到学习客家文化由小做起。
陈志宁对砂留下印象
台湾屏东县万峦小学退休校长陈志宁称, 台湾高度重视客家文化与语言的保护与推广,客语更是被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
他对砂拉越的独特风土文化和人民热情留下了深刻印象,希望将这些感受带回台湾,进一步推动两地旅游与文化交流。
“我希望未来将通过更多交流活动,继续推动台马两地在客家文化与语言传承上的合作。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客家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努力让客家文化走向全球,成为世界文化版图中的一部分。”
此次交流会不仅深化台湾与砂拉卓越客家地区的友谊,也为两地文化交流开辟新的篇章,为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强劲动力。
诗巫客家公会代表学习制作客家蓝杉娃娃吊饰。
全体出席者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