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巫华团活动幻灯片

简介:

节气是指二十四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之历法。节气反映了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过程,标志了每一年季节的重要以及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为了农事可以生产,中国农民长期以来都是依据节气来安排农事。农历是一种阴阳合磨,是根据日、月、运行制定。【阴】是以朔望月为准确,【阳】则以地球自冬至绕太阳公转一圈为准确。二十四节气又可分为,春分、夏至、秋风及冬至。

春季

1)立春

-立春,意味着新的轮回已开始,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一也。它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亦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立,代表“开始”之意思;春,则代表着温暖以及生长。

-气候特点:“春”在人们心中意味着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春耕播种,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正是阳气初生之时,万物复苏,随阳气上升而萌芽生长。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一开始减弱,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上没有变化。立春后阳气开始上升丶万物更生,新岁开启,日照增加,白天渐长,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生长的季节,天气也开始逐渐回暖。

节令食俗-饮食文化
1. 春盘:春盘是立春饮食风俗之一,主要是蔬菜取生菜瓜饼糖放盘中为春盘馈送亲友或自食取迎春之意。盘里主要会有蔬菜丶果类丶糖果丶饼丶饵五种。蔬菜主要有:豆芽丶萝卜丶韭菜丶菠菜丶生菜丶豆子丶鸡蛋丶土豆丝。

2. 田艾籺:田艾籺是春季最常见的时令食品。在开春时节,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正是春耕的田野上田艾生长的全盛时期,田艾约10厘米高,叶子是粉绿色的,花朵白中间绿,全身长满绒毛。

3. 春卷:春卷《岁时广记》:“京师富贵人家造面蚕,名曰‘探官蚕’。又因立春日做此,故又称‘探春蚕’。”
4. 春饼:春饼是面粉烙制的薄饼,一般要卷菜而食
5.咬春:明《酌中志》:“立春之时,无贵贱嚼萝卜,曰‘咬春’。”

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诗词曲:
《立春》长卿卿
谁家二月煮新丝,一江黄鲫应不识。
明日倘或桃李晓,莫问老梅知不知。

 

2)雨水

-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的开始。雨量会逐渐增加,雨水和谷雨丶小满丶小雪丶大雪等节气是相同的,都是反映降雨现象的节气,亦是古代农耕对节令的反映。进入雨水之节气,我国北方阴寒未尽,一些之地方仍下雪,尚未入春,仍是属于冷天;而南方大多数之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了。


-雨水节气之后,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候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也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这时候,降雨会增多,但降雨量较多是小雨或者毛毛细雨为主。


-节气特点:进入雨水节气,北方一些地区仍下雪,尚未没走出冬天的范畴,仍是很冷。黄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雪最大丶大雪最多的节气,既不是“小雪大雪”,更不是“小寒大寒”,而是在2月下旬的春季“雨水”节气。南方的西南丶江南的大多数地方都是一幅早春的景象,日光温暖,早晚湿寒,田野青青,春江水暖。华南地区则是春意盎然,百花盛开。云南南部地区已是春色满园。

民间习俗
-雨水节是一个非常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节气。在这一天,不管下不下雨都充满着一种雨意蒙蒙的诗情画意,人们也在这一天以不同的形式乞求着顺利安康。
1)回娘屋
- 流行于川西一带的一项风俗。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丶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这样能尽快怀孕生子。

2)拉干爹
- 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这天要拉干爹的父母手提装好酒菜香蜡纸钱的篼篼丶带着孩子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找准干爹对象。找干爹的目的,是为了让儿女健康平安的成长。

3)接寿
-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送节的另外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罐肉”,用沙锅炖了猪脚和雪山大豆丶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如果,新婚女婿送节,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意思是让女婿出门奔波,遮风挡雨,也祝愿女婿人生旅途可以顺利平安。

诗词:
《雨水》长卿
卿本仙婕帐中花,奈何二月不还家。
鸿雁声声传消息,轻转飘洒满天涯。

《春雨》[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惊蛰

 

- 惊蛰也可称为“启蛰”,亦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到了惊蛰,天气回暖,春雷始鸣,于是惊醒了伏于地下冬眠之昆虫。“惊蛰”表示仲春卯月的开始,是全年气温中回升最快的气节。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回升至0度以上;南方沿江南地地区则是8摄度以上;西南和华南却达10-15度以上。


- 节气特点: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蛇虫鼠蚁。蛰是藏的意思。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大自然节律才是使各种蛰虫有感,因此开始活动的原因。所谓之“春雷惊百虫”是因惊蛰时节春雷始响,蛰伏于地下冬眠的蛰虫被雷惊醒,就纷纷破土而出。因惊蛰时节,春雷乍动丶雨水增多丶气温回升,万物生机盎然,是万物生长的好时光,该种的农作物都可以开始种了。惊蛰是耕种的好时节,我国各地随着气温回升,日照增加,由南向北渐次进入春耕时节。

诗词
《惊蛰》(长卿)
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
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

 

4)春分

 

 

-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亦是24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
- 春风这天,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地球各地的昼夜均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之为“日夜分”,民间有“春风秋风,昼夜平分”的谚语。
- 俗语说:“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春季大忙季节就要开启了,春管丶春耕丶春种即将进入繁忙阶段。春风过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大部分地区之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因此农民需要加强田间管理。
趣味民俗:
1)竖蛋
2)吃春菜
3)粘雀子嘴
4)放风筝
5)春祭
6)拜神
7)祭日

 诗词
《春分》长卿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
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

《春分日》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5)清明

- 清明节,又称之为踏青节丶三月节丶祭祖节等等。清明,亦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清明节的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于公历4月4日到6日交节。清明,斗指乙,太阳黄经达15度为清明节气。
- 清明节一到,气温升高,雨量上升,正好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候开始准备养蚕。文中提到“清明节”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诗词: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含义: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便问牧童哪儿有酒店,牧童指着远处的杏花村里有酒店。

 

6)谷雨

 

-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六个节气,亦是春季的最后一个季节。谷雨,斗指辰,太阳黄经为30度,于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交节。
- 所谓谷雨,是“雨生百谷”,反映了农业气候的意思。此时的雨水明显增多,田中秧苗初插丶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滋润,降雨量充足及时,谷类农作物才能生长。
- 谷雨与雨水丶小满丶小雪丶大雪节气是一样的,亦是反映降水的节气。谷雨节气后的雨量增多,造成空气的湿度增大,此时最适合谷类作物的生长。
- 气候特点:谷雨时节往往开始明显多雨。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气温丶降水和光照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的,因此,我国降水在地理空间上呈现“由东南沿海往西北内陆递减”的特征。

 

夏季

7)立夏

- 立夏是24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亦是夏季的第一个季节。立夏表示干支历巳月的起始,斗指东南,太阳黄经为30度,于公历5月5日-7日交节。
气候特点:
1)节气气温
-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标示着炎暑降临,雷雨增多,亦是农作物进入季节生长的重要节气之一。

 

 8)小满

- 小满是24节气之一,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度,于公历5月20-22日交节。
- 小满表示已进入雨季。小满和雨水丶谷雨丶小雪丶大雪都是反映降水的季节。此外,对小满还有另一种说法,指北方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只是小满,还未完全饱满。
- 气候特点:其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丶气温和降水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小满和雨水丶谷雨丶小雪丶大雪等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雨水开始增多,江河小得盈满”,谓之小满。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我国古代农耕作物水分补充依托于天上降水与地上河流,江河水充盈是水利排灌的前决条件,农耕主要集中在降水充沛与江河水网发达的地区。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的,东南季风为我国带来海洋的水汽,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会最先得到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形成丰富的降水。西南季风也为我国带来降水,可影响到我国华南一带;当西南季风发展强盛时,也可深入到江南一带。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我国南方地区普遍高温潮湿多雨。秦岭-淮河是南方多雨和北方少雨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丶淮河附近向北,降雨量急剧减少。从降水的季节分布状况来看,我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也就是东南季风盛行的时候,所以我国的气候特征表现为“雨热同期”。小满前后的主要天气特点就是高温高湿多雨。

歌谣: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诗词
《小满》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9)芒种

- 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亦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斗指己,太阳黄经为75度,于公历6月5日-7日交节。“芒”是指一些有芒的作物,如稻,黍,稽等;“种”,一为种子的“种”,一为播种的“种”。“芒种”之含义是指“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芒种时节温度升高,雨量充沛,适合晚稻等谷类作物耕不播的节令,亦是古代农耕文化对节令的反映。
- 芒种节气是一个播种忙绿之节气,因此民间也称之为“忙种”。若过了这一个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较低了。这个时节,是南方养稻与北方收麦之时,而南方地区的人们忙着插秧播种,北方地区人们则忙着收麦。
- 气候特征:
1)雨水
- 气温显着升高丶雨量充沛丶空气湿度大。
2)气温
-进入6月份以后,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的可能,黄淮丶西北地区东部还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

 

10)夏至

 

 

- 夏至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夏至,斗指午,太阳黄经为90度,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诗词:
《夏至》长卿
夜半惊岚偃旗旌,朝闻远鸦方初醒。
狸奴几下偷翻书,何时听得螗蜩鸣?

《夏至》(宋)范成大
石鼎声中朝暮,纸窗影下寒温。
逾年不与庙祭,敢云孝子慈孙。

 

11)小暑

- 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是干支历未月的起始。小暑,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度,于公历7月6日-8日交节。暑,表示炎热之意,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时节,天气炎热,雷暴频繁,雨量充沛,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古诗(一)
《小暑六月节》【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古诗(二)
《苦热》【南宋】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古诗(三)
《消暑》【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12)大暑

- 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亦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度,于公历7月22日-24日交节。
- 气候特征:高温酷热丶雷暴频繁丶台风等。这个时节的阳光最强烈丶高温潮湿多雨,有利于农作物成长。此时期的农作物成长的最快。

诗歌
《消暑》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有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参考文献:
1)24节气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8C%E5%8D%81%E5%9B%9B%E8%8A%82%E6%B0%94/191597
2)春分 https://m.wannianli.tianqi.com/news/267419.html
3)谷雨 http://minsu.httpcn.com/zt/jieqi/guyu/

笔者:华团实习生池欣纹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