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巫华团活动幻灯片

文/振扬

诗巫于1861年开埠,当时发展的巴刹(Pasar),是以诗巫岛为主,这个岛由林曼岸(Lembangan)河流环绕著。

1901年福州移民南来时,使用的路就是自今的大伯公码头沿着伊干江的甘榜路,走6公里到西端(新珠山)河一带。

1930-40年代,诗巫市区除了在岛的东边彼岸,也向北面彼岸发展,并开发了一条叫做Journey’s End(且译旅途末路?)的道路,与甘榜路同一个向北行方向延伸的一条道路。这条路渐渐地有不少交通工具使用,沿途住宅也多了,有许多灯柱林立,除了挂著电线又加上电话线,所以有了Telephone Road,俗称为“电线路”。

据上个世纪的在该道路附近的已故黄祯华先生,回忆小的时候(1950-60年代),每天早上与晚上都看到有人在这条路的旁边,用小竹竿来打开关,然后灯就逐一的亮起。黄氏在所著的《开灯人》一书,记录了这回事。这条路,后来在英殖时代被称为“女皇道”(Queensway),是一条通往新珠山及旧机场(即今砂科技大学)方向的大道。今天50岁以上的诗巫市民,大概对这条道路仍然留下深刻的印像。据说,当时是为了纪念英女皇表妹肯等公主官访诗巫的。1990年末,这条道路又被改名为“敦哈志奧本路”,为纪念曾任本州的第二任州长,也是目前砂州总理拿督巴丁宜丹斯理阿邦佐的父亲名字。

1960年代末,诗巫加了一条乌也路,延伸至东北面的郊外。1970年代,布律克路及南兰律也逐渐开通,此时南北纵的通道有三大条,东西横向的也在发展中。1980年代末黄景和路也开通了,然而,近二、三十年来,房屋发展自市区及周边已延伸至郊外,每年的新车也愈形增加,道路的建设肯定跟不上车辆的增长。尤其疫情后,诗巫的塞车情況已经司空见慣了。若遇到大雨及局部的涨水,就真是堵的不见天日了。

今天的诗巫除了扩建现有的道路,实在要增加新路了,这是急不容缓的事了。这是诗巫30万人民新年新盼望。 

Go to top